
显卡、汽车、安防摄像头,随着全球芯片的供应紧张,各大高端电子产品生产线均受到了强烈震荡,多数行业的产品价格浮动较大,在显卡领域,原价5499的英伟达3080显卡溢价已达200%。不可谓不夸张。
官方指导价5499的显卡已经溢价近3倍
而作为在智慧城市下需求激增的安防行业,受到芯片短缺及市场需求暴涨的影响,目前全产业链的产品价格都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行业产品均价平均上涨在40%以上。
近日,几家安防头部厂商不约而同地发布涨价函,几乎是正面回应了涨价的风波,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安防产品涨价已成必然。
锐明技术发布涨价函
但是至于价格是否会回落,甚至何时回落?我们还要从以下几个视角分析。
安防产品价格大涨真的只是因为芯片吗?
要知道,这次发布涨价函的几乎都是安防大厂。不同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资金链薄弱、货源不稳等特点,大厂无论是在拿货价还是供应链的解决方案方面都比中小企业优秀的多。
事实上,安防大厂的供货商几乎都不是一家,为了保持上游货源的稳定,他们往往会选择多家供货商以规避风险。所以即便是在芯片荒时期,我们也看到从去年到现在,其价格上涨幅度比很多中小企业要慢的多。
而此次发布涨价函,则说明其生产成本和毛利率已经很难维持原价了。也就是说业内的上游产品供应,已经到了一个相当艰难的地步。
当然芯片短缺是我们都知道的事实,包括小米、三星等厂商都宣布因为缺芯而价格上涨,然而其产品价格上涨幅度顶多也就在10-15%之间。
那么为何到了安防行业,行业平均价格上涨这么多?这显然不是一句缺芯就能解释的清楚的。
事实上,安防行业价格上涨,是由多方因素决定的。
1.芯片制程问题
纵观芯片的毛利率我们不难发现,越是高精尖的nm制程,其生产线就的产能就越发紧张。2021年4月1日,有消息称台积电将提高12英寸晶元代工厂的价格,平均每片将上涨400美元(约合人民币2621元)。
而需要这种制程的通常来说就是最新型号的显卡芯片(8nm)、以及各类通信芯片,而在华为采购了一大批通信芯片后,整个市场的产能愈发紧张,在5G普及的大环境下,各国都在密集部署5G基站,相关芯片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为此台积电也不得不把大量的产能用来生产高制程芯片。
而在剩下的28nm-40nm的区间内,本应用来生产安防SoC相关芯片的产能,又因为汽车芯片的需求而分去了一大批。
而且不同于安防行业对于价格的敏感性,汽车行业对于26万还是27万这样的价格变动,实际上的敏感度要远低于安防行业。因此大量的产能又被分去了智能汽车制造行业。
所以如今剩下用于安防行业芯片的产能,实际上已经很少了。物以稀为贵,越少的安防芯片,价格涨价就越是厉害。尤其是海思的Hi3519和Hi3559这两款明星产品,更是因为美国的制裁令限制而变得格外抢手,平均价格已经上涨了1000元以上。
在整体芯片行业“抢产能”的大环境下,安防行业受制于制程及价格敏感度,产能是下降最快的行业之一,而其价格则呈“蓄力跳”之势,直线上涨。
2.行业内炒作
同显卡市场类似,尽管上游的产能有所下降,但仍不足以造成如此大的价格提升,其价格提升的另一大主要原因则是行业内的“哄抢”。
2020年,美国将华为列为贸易实体,禁止向华为出售任何美国芯片。而一同被列为贸易实体的,还有我国的各大安防企业。
受此影响,海思芯片在安防行业的辉煌将成为“过去时”。而在海思芯片可以被代工的最后几个月,则掀起了业内采购的高潮。
据了解,各大安防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均采取了超额采购的策略,而抢购带来的后果则是短期内业内芯片价格的暴涨。
除此之外,看到业内芯片紧缺的供应商们也限制了芯片的发货,再加上众多参与进来的投机倒把分子,一时间行业内部的SoC芯片供应,只能用“空气”来形容。能买倒是能买,但是加价1500元的海思HI35XX系列,你买得起吗?已经严重超出了成本。
而在此影响下,目前行业内产品的涨价几乎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头部供应商海思的倒下,让安防市场的芯片变得急缺。另一方面,多家供应商如富瀚微、北京君正、甚至电源产品的富鸿创芯,都宣布将芯片采购价提升10-30%。
再加上企业的超额采购、投机者的倒卖,如今的安防行业可谓一芯难求。因此即便是头部厂商,为了保证成本和毛利率,也不得不提升产品的价格。
那么既然涨价已经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那么涨多少,涨多久,价格会不会回落则成为了业内人士最关注的重点。
然而遗憾的是,从客观上来讲,这次的产品涨价,恐怕将是一个长远的价格提升。
落不下来的安防产品价格
随着“芯片问题”的蔓延,目前行业的产品,尤其是各大存储产品、SoC产品均已经大幅上涨。而在上涨背后,所有人关心的问题就是其价格会不会回落,以及什么时候回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安防产品的价格上涨恐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方面,安防芯片的短缺并不是像显卡一样,是各位矿商炒作的结果。而是由于政策上的问题被强行限制了产能。特别是往昔占据全球监控芯片市场7成以上市场份额的海思芯片一夜停产,更是造就了行业内芯片青黄不接的难题。
因此只要美国的对华政策不变,各大芯片厂商生产出足以替代海思的高性价比监控芯片,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
除市场供需关系紧张外,美国的对华限制同样让安防“一芯难求”
同时,随着智能家居及物联网的不断发展,类似小米、360等智能家居厂商这类新玩家,同样对传统安防芯片虎视眈眈,这就让安防芯片的供应,将是一个长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众多玩家的哄抢,同样让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传统监控产品的毛利率不断走低,行业整体也到了提价的历史节点。随着我国监控产品的销售范围、销售渠道、以及产品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厂家将产能放在智能化生产线已经成为行业生产的主流。
而智能化产品也就意味着更高的研发费用、以及更高的售后维修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行业本身也到了一个涨价的关键时期,再加上芯片荒的来临。一切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然而对于大企业来说,涨价是维持企业稳定、维护企业财报的重要渠道。可是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随着芯片荒、涨价潮的不断深入。在产品性价比和原材料价格暴涨的双重压力下,恐怕很多中小安防企业将面临洗牌的窘境。
这对于其供应链的稳定情况,恐怕将是一场关乎于企业生死的考验。 |